夫妻患难见真情。
沁源县景凤镇景凤村村民姚占胜没有想到,身患肾功能衰竭的他被妻子段建娥捐肾相救,从死亡线上一把拉了回来。如今,距移植手术成功已经11个年头,身体逐渐恢复的姚占胜整天都生活在感动和幸福之中。
生命延续,大爱传递。他们相濡以沫,热心助邻,用行动感染着左邻右舍,传递着文明风尚。近日,喜讯传来,经复查确认,段建娥家庭继续荣膺“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景凤村的小杂货铺里,段建娥和丈夫姚占胜正忙碌着。这寻常的“烟火气”,却承载着这个家庭非同寻常的坚韧。2013年,姚占胜被确诊为肾功能衰竭,高昂的治疗费用和稀缺的肾源如同两座大山压在全家心头。
段建娥经咨询得知,挽救丈夫生命的唯一办法就是接受肾脏移植手术。为了守住这个完整的家,她瞒着丈夫和家人,偷偷跑到医院做了肾源配型检查。活体捐肾,非血缘关系人群配对成功的概率仅有十万分之一。但出人意料的是,段建娥的指标符合肾移植要求。激动、喜悦,她泣不成声。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段建娥一个健康肾脏被移植到姚占胜体内,当血管缝合接通的一刹那,夫妻俩的生命完全融合在一起?!敖ǘ鸬纳?,不仅救了我的命,也挽救了我们这个家。”丈夫姚占胜眼含热泪。
在段建娥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姚占胜顽强度过了艰难的术后恢复期。如今,虽仍需每日服药,但他的身体已日渐康健。这场生命考验,不仅让夫妻情意历久弥坚,更为这个家庭注入了新的希望与力量。
心存感恩,善念流动。为治病,家里债台高筑,每年的医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夫妻二人经营的杂货铺只能勉强维持日???,但他们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邻居手头紧张时,他俩都帮衬一把。部分困难群众在他家的小店买东西,总是先拿货,年底付款,有的赊账一年多才付清,段建娥夫妻俩从没抱怨过。
家人之间,患难与共、生死相依;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互谅互让,段建娥一家的故事,成为乡亲们心中最亮的灯塔,无声地滋养着乡村的文明沃土。
段建娥,不仅是丈夫的依靠、儿女的榜样,更肩负着沁源县人大代表的职责。她将培育好家风的信念,融入履职尽责的点点滴滴,积极倾听民声、汇集民智,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传递着温暖人心的力量。
“段建娥成为沁源县人大代表后,经常跟支村两委交流,把村民的需求反映上来。她以‘全国文明家庭’的影响力,带动村里很多家庭注重家风建设,促进了邻里和谐,在她的影响下,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本胺锎宓持Р渴榧?、村委会主任杨小杰说。
段建娥的想法很简单:“爱人的身体恢复好了,儿子当兵了,儿媳妇也娶了,姑娘也上了大专,我的家庭也越来越好。这些都离不开无数好心人的帮助,咱也要用自己的力量将爱传递下去?!?/div>
从夫妻间的生死相守,到家庭中的和睦美满,再到服务乡里的无私担当,段建娥的故事,以凡人善举传大爱,让文明新风扑面来。
?。?span style="font-size: 12pt;">记者 徐姗 通讯员 郭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