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凤宫论坛(品茶)_万花楼qm论坛_全国楼风信信息_最新全国茶楼论坛

  中国文明网

牛何松:敢向太行山宣战的新时代“愚公”

时间:2021-08-23    来源:山西文明网   
    在上党革命老区的家家户户,在三晋大地的座座绿色军营,在全国亲朋好友的茶余饭后,一名退役军人立下愚公移山志、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感人故事传唱不息。他不是扶贫干部,他的家国情怀却至真至深,激励着父老乡亲涌上太行山帮他开山修路;他不是百万富翁,他的精神却感天动地,收到社会各界爱心捐款高达70万元;他不是彪形大汉,他的意志却威武雄壮,用身高1.66米、体重104斤这么瘦弱的身躯贫困山区撑起一片明媚的蓝天。他是谁?为了谁?唯有太行山知道,唯有老百姓明白。

                    

  8月15日晚,广播电视总台CCTV-17农业农村频道播出了时长24分钟的纪录片《“愚公连长”》,深情讲述牛何松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带领乡亲们向太行山宣战,誓把荒山变金山的愚公移山故事。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处暑时节,酷暑慢慢消退,人们正在田间地头紧张忙碌着。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大峡谷镇后脑村正中央的一户普通人家,我们见到了牛何松。刚刚劳动回来的他略显疲惫,乱蓬蓬的头发、黑乎乎的脸蛋、脏兮兮的迷彩报、长满老茧的双手、沾满泥土的迷彩鞋,与退役军人的形象格格不入,俨然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面对记者的采访,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方言的他向我们娓娓道来,言行举止处处体现着军人的坚强与刚毅。谈到伤心处,他会情不自禁地背过身子,偷偷地擦一擦眼眶溢出来的泪水;谈到战果时,他也会像天真的孩子一样,毫不骄情地露出灿烂的笑容。

  牛何松,并没有坊间传闻那么伟大,其实他和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年轻人。唯一不同的是,他的思想、他的言行、他的意志,他刻在骨子里的理想信念,是我们所想像不到的。牛何松,1978年3月出生,1995年12月入伍,199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3月退出现役,成为一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受党和军队培养教育22年,虽然脱下军装,但他始终保持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本色,2018年2月,他积极响应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辞去记者工作,放弃城市生活,志愿回到老家受聘担任后脑村民兵连连长,全力以赴投身家乡的脱贫攻坚事业。3年多来,他立下愚公移山壮志,自筹资金义务修路,带领村里的民兵和父老乡亲,冒着生命危险,用最原始的方式,在太行山深处开凿出两条旅游步道,打开了后脑村发展旅游的大门,让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拔掉了穷根、踏上了致富路。他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8次,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儿童慈善奖”“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2013年9月26日和2019年7月26日,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见。

  面对大家与小家,他毅然决然选择“逆行”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人们都期待着自己能够过上美好而又幸福的生活。

  小时候,牛何松家里特别穷,住的是漏雨的石头房子,吃的是糠面馍馍就咸菜,穿的是哥哥姐姐穿过的补丁上打补丁的旧衣服,玩的是石头泥巴等不花钱的原生态游戏。不仅如此,小小的他,为了挣钱,经常到地边的石头缝里抓蝎子,上山砍柴、挖药材,放牛、犁地等各样农活更是样样精通?!拔沂乔钊思业暮⒆?,这点我始终没有忘记,也不敢忘记?!币蛭约旱耐晔谴蛹枘牙Э嘀幸徊讲桨境隼吹模院罄磁:嗡筛遣蝗绦目吹?/span>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受穷受苦。 经过党和军队22年的教育培养,2017年3月,牛何松光荣退出现役。作为一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他有着固定的退役金,有房有车,孩子还小,没有后顾之忧,每天看看书、读读报,喝喝茶、聊聊天,逛逛街、遛遛狗,旅旅游、度度假……那时,他每天都能接送孩子,周末和节假日经常带着妻儿去全国各地旅游。因为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走出太行山,到大城市里去生活,现在过的这种生活不就是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嘛。

  

  2017年9月,牛何松如愿以偿,应聘到晋中日报社当了一名记者,经常深入农村采访报道。当看到好多农村已经脱贫致富,奔上了小康道路,而自己的老家还是那么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实在不忍心,总想着能为家乡人民做点事情。白天下去采访,心中想的是后脑村;晚上睡觉,梦到的是后脑村。从那时起,牛何松开始思考后脑村的前途和未来。

  2017年10月5日,牛何松躺在床上看着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时的巨幅照片时,突然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亲口讲过的一个故事。那就是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并在会上讲述了开国将军甘祖昌和他的夫人龚全珍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讲的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开国将军都能回乡开荒种地,我一个小小的营职干部为什么就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呢!”顿时,牛何松异常兴奋,感到自己找到了新的奋斗目标。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span>这是2015年11月,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出的最强音。领袖的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指向鲜明。对党绝对忠诚,就要坚定不移地沿着领袖指引的方向砥砺奋进。

  后脑村有山有水有风光,有情有义有笑脸,可是贫穷犹如“附骨之疽”缠绕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贫困犹如巨大的秤砣沉沉地压在牛何松的胸口,让羞愧难当、彻夜难眠。暗暗发誓:我们一定要有“后脑村数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得到历史性地解决”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我们一定要有“老百姓不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就对不起这块美丽而又富饶的土地”的宽广胸怀和崇高境界,我们一定要有“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创业”的思想认识和坚决态度,我们一定要有“立下愚公移山志,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坚强信心和政治定力。

  想法很是不错,可是如果返乡,势必难以照顾妻儿,儿子刚刚11岁,正是需要父母呵护的时候,况且牛何松又该怎么去做妻子的思想工作呢?在部队那么多年,常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现在好不容易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却又要离开她们。怎么办?

  心动不如行动。牛何松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澳闵窬“?,怎么会有这种想法?!薄拔也煌?,孩子也不会同意,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焙罄吹娜兆?,结果只能是哭闹、吵架、分居。一个月后,在牛何松慢慢的开导下,妻子勉强同意了,但给牛何松的时间只有一年,“如果一年后你还不回来,咱们就离婚。”

  虽然牛何松的妻子、儿子、房子、组织关系和户籍都在晋中榆次,虽然晋中榆次与长治老家远隔300多公里,虽然他已退出现役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老家后脑村的贫穷与落后、前途与命运却让他夜不能寐。于是,2018年1月15日,牛何松主动辞去晋中日报社的工作,告别远在晋中榆次的妻儿,带着一份神圣的使命返回了长治老家,并于2018年2月21日正式受聘担任了后脑村民兵连长。

  面对贫富两重天,他决心向太行山宣战

  牛何松的老家位于山西壶关太行山大峡谷青龙峡景区,虽然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但是后脑村却贫穷落后,老百姓苦不堪言:没有农家乐,没有小卖部,没有集体产业……乡亲们守着人间仙境之美,却饱受贫穷落后之苦。一种强烈的愧疚感,涌上的心头。

  上任伊始,牛何松想从挖掘后脑的历史文化、宣传后脑的红色文化、弘扬后脑的传统文化入手,把家乡的美景宣传出去,吸引开发商前来投资。但是半年时间,他各级媒体发表新闻作品60多篇,一直未等到“伯乐”。

  怎么办?难道我选择的道路是错误的?难道我的理想就这样破灭了吗?难道贫穷落后就是后脑村难以摆脱的宿命吗?”牛何松不认这个命,他只相信:人定胜天。太行山再高,也困不住后脑村父老乡亲向贫困宣战的信心和决心。只要我们不等不靠,敢想敢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取得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胜利,就一定能打开后脑村发展旅游的大门,就一定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果不开山,后脑村老百姓如何脱贫?如果不修路,后脑村老百姓如何致富?“不管多难,我也要开山修路,决不能把贫困留给下一代人;就是卖了榆次的房子,我也要开山修路,决不能让大山挡住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就是死,我也要开山修路,决不能再让乡亲们继续穷下去苦下去了?!?/span>

  困境中,牛何松骨子里军人的血性再一次迸发出来:“等靠要的思想坚决不行,我必须自己干、亲自干,蹚出一条路子来,杀出一条血路来?!?018年9月1日,妻儿在榆次安顿好后,第二天就返回长治老家,决定开辟一条从山脚下的山西壶关太行山大峡谷青龙峡景区青龙潭瀑布通往半山腰的后脑自然村的旅游步道,让游客走进后脑村,让乡亲们开起农家乐,让老百姓吃上旅游饭。

  经实地勘测,这条旅游步道也就500多米?!拔揖筒幌嘈?,这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里地就打通不了,这短短的500米距离就能阻碍父老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8年9月3日,一场轰轰烈烈的改变后脑村命运的战斗正式打响了!

  那天上午,牛何松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和后脑村微信群里,发出了《致后脑村父老乡亲的一封求助信》《关于在后脑村先行试点开发旅游的意见建议》,宣布自己开山修路,号召村民积极参与。

  76岁的李新梅老人听说牛何松要带领大家修路,眼前一亮,“好事啊,只要有人带头,我就跟着干。咱们等了一辈子了,也没有人来开发,真是不能再等了。”当时,李新梅老人的脚上起了个水泡,走起路来疼痛难忍,但她硬是咬着牙,背着铁锹就出了门,看着那么陡的坡,她也不退缩,慢慢地蹲下来,让屁股挨着地,一步一步往下挪,加入了劳动队伍。

  “我干不动重活,搬不动石头,但我可以用铁锹一点一点地铲土,如果脚实在疼得不行了,我就站着休息一下,唱上几句老歌《焦裕禄我们的好书记》,也就忘了疼了?!崩钚旅防先怂党鲎约旱男睦锘?,“虽然牛何松答应以后会给我们发工资,但这工资我不能要啊,我只想尽点义务,跟着他一起早日把这条路修成,为子孙后代们造点儿福?!?/font> 李新梅老人带病修路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乡亲们。老支书、老主任、老会计来了,共产党员、退军人、妇女主任来了,就连80岁的郭梅英老人也来了……激动之余,牛何松写下了豪迈的诗句:“他们都朝着山坡上飘扬的红旗来了,因为红旗上写着大家的豪言壮志;他们都朝着山坡上飘扬的红旗来了,因为红旗指引着大家前进的方向……”

  

  面对困难与阻力,他心里只有父老乡亲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后脑人修路,无异于上青天。

  这条山路虽然不长,但在山高、坡急、路陡的太行山里想要修通这500米山道,活生生地开出一条路来,是件极其不易的事。大型机械来不了,全靠人力敲石、运石。山上一块块长4米、宽2米、厚3米的巨石,被们合力撬起,然后用工具破成小块,再肩背手抬运到工地,只有这样才能修路。

  “再大的石头也阻挡不了我前进的步伐,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这个退役军人,更难不倒我这个共产党员?!?/span>2020年夏天,当石头不够砌路用时,他们只好攀上2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去破石头。为了安全,他们用绳子拴住腰、系在大树上,慢慢破石头,就这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山头,破出了一块又一块石头,砌出了一级又一级台阶。

  “比起凿石修路的艰辛和危险,修路早期,大家的不信任不支持,更让我难过?!?/span>但是面对重重困难和阻力,当过兵的牛何松却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和决心。

  正如传说中的“愚公”会遭遇“智叟”的嘲笑一样,有一些“聪明人”也在质疑牛何松。有的人嘲笑他:“山这么陡,好几代人都不敢修,他逞什么强啊,说不定那天就出大事了?!庇械娜巳杪钏骸罢夂⒆拥北鄙盗?,脑子里肯定有问题?!币灿械娜伺滤刹肯爰ψ柚顾?ず蟮牡谌?,一位干部硬是阻拦乡亲们上山修路?!靶蘼肥桥:嗡傻母鋈斯こ蹋磺?,给你们发不了工资。大家都跟我去干活,谁去我给谁发工资,还是现金,当场兑现?!毕缜酌翘?,毫不客气怒他一句,“牛何松就是给钱,我们也要跟着他干?!?/span>

  “我从来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我只知道,我还年轻,只要一天一天去修,一寸一寸去修,总有修通的那一天?!?/span>听说牛何松退役回来开山修路的消息后,邻村一位村支书专门找到牛何松,“你来跟着我干吧,我给你发高工资,不用去受那个罪了?!迸:嗡商寡裕骸澳阋前镂野押竽源褰ㄉ韬?,我这辈子就是给你当牛做马也毫无怨言?!蹦歉鲋樘笫帜栈稹C欢嗑?,看到牛何松吃苦遭罪,当地政府领导出于关心,希望给他找份体面的工作,虽然不吃财政,但可领取一份补助,各种待遇应有尽有?!拔也皇敲挥泄ぷ?,我是辞了职才回来修路的。如果害怕吃苦遭罪,我就不回来了?!迸:嗡赏裱孕痪肆斓嫉暮靡狻?/span>

  开山修路这项工程时间之长、任务之重、困难之大、战斗之苦,是常人无法想像的。有多少人摔倒过,有多少人受伤过,有多少人出过事,牛何松历历在目,却不堪回首,很是后怕。牛军生从陡坡上摔下山崖、王成生从巨石上滚下山坡、李晓方踩着巨石滑下陡坡……艰苦不怕苦、艰苦能吃苦、艰苦更刻苦。最后,他们征服了太行山,修通了旅游路!

  为了能修通这条路,牛何松好几次累倒在太行山上,但他还是咬了咬牙,坚持了下来;为了能修通这条路,牛何松曾经当过一次逃兵,但最后他还是说服自己,返回村里,继续开山修路;为了能修通这条路,牛何松曾经哭过无数次,当他想念老婆孩子时,他就偷偷地哭泣;当他受到委屈时,他就偷偷地哭泣;当他受伤时,他也偷偷地哭泣。虽然他当过22年兵,但是当他面对这些情况时,他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常常哭泣,常常流泪。可是,为了实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奋斗目标,他总是一句话:“一切苦难终会过去,一切困难都能克服,只要自己心里始终想着共产党,只要自己心里始终想着老百姓,只要自己心里始终想着后脑村?!?/font>

  现在,后脑村脱贫攻坚的三场战斗已经全部结束,横窝在太行山上的两条山路已经顺利修通,这是一条后脑人走出大山的路,这是一条后脑人走出贫困的路,这是一条后脑人走向小康的路。后脑人他们的双手摘掉穷帽、斩断穷根,用们的勤劳和智慧实现了祖祖辈辈走出大山、摆脱贫困的梦想,真正走出一条具有后脑特色的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后脑智慧、提供后脑方案。

  面对工资与外债,他曾想卖掉城里房子

  开山修路,需要大笔资金,钱从何来?“我就是卖了榆次的房子,也要开山修路?!?/span>对于一名只靠固定的退役金生活的牛何松来,钱并没有把他难倒。捐款用完了,他就向妻子要,家里没钱了,就用信用卡透支。为了能把路修通,牛何松还曾想过变卖家产、卖血换钱……他倾尽所有,开山修路,到底图啥?“我就是不想再让兄弟姐妹们继续穷下去苦下去了?!毙闹?,无所不至。

  老叔都把工作辞了回村修路,我怎能不信任他呢,我认为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既然要干,肯定能干出个样子来。”在外打工的村民牛永刚看到牛何松的求助信后,带头捐款50元。

  开山修路以来,牛何松便坚持每天在微信朋友圈发动态,希望更多人参与到修路事业中,也让捐款修路的人清清楚楚知道路修到了何种程度。通过他的微信日记,人们了解了他的劳动时间:每天早上6点起床,6点半开饭,7点上工,11点半下工,12点开饭,下午1点上工,5点多下工,快6点开饭,晚上8点就寝。同时也看到了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修路的艰辛。

  修路全靠人力,但40岁的牛何松在修路者中算是最年轻的?!澳炅渥畲蟮挠?0岁,有很多70岁的,再有就是60多岁的‘年轻’的了。”牛何松解释说,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要么是老人、小孩,要么就是身体有病的。修路主要靠的就是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后来也有年轻人被打动,不打工了,回来一起修路?!痹谂:嗡傻奈⑿排笥讶铮庋吹溃骸拔业慕胖竿飞先コ隽怂?,虽然乡亲们想帮我挑几担,我硬是婉言谢绝,因为我最年轻,因为我带头干,我不想让叔叔们累倒,自己硬是坚持了11天,挑了11天沙浆,保证了乡亲们安装护栏有料可用?!闭饷醇枘?,怎么坚持下来的?牛何松说,只能咬牙坚持,“修这条路,真是牙都快咬碎了?!?/span>乡亲们看到牛何松快要累倒了,个个伤心不已,“孩子,你咋这么傻???你在榆次好好的日子不过,受这罪干啥?”

  “你愚公移山的故事感天动地,你脱贫攻坚的事迹催人奋进,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能让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我愿尽微薄之力,帮你一把?!?年多来,全国人民踊跃捐款帮助牛何松开山修路的故事,也在当地老百姓中传为一段佳话。

  当得知牛何松和乡亲们每天只能在车上午休时,晋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赵芳科长为乡亲们购买了一套帐篷及11张简易床;当得知乡亲们每三天需要吃一袋面时,亲戚朋友们纷纷前来支援,送来米、面、油等急需品;当得知地势险要安全无法保障时,广东省东莞市瑞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老板武星给乡亲们每人购买了一份安全保险当得知人力不够,大峡谷镇武装部组织全镇20名民兵,紧急赶来工地,参加义务劳动“你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你的精神足以引领这个时代?!鄙轿饕薪薪趼诼分行谐だ钤蒲嗳缡撬怠?/span>

  3多来,牛何松从来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和难,只是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2018年底,当他正为发工资犯难时,大峡谷镇党委政府及时援助2万元,壶关县人武部也捐赠3万元,才让他发了工资;2019年底,因额度太小贷不上款时,他向朋友连正借了8万元,才还清外债;2020年底,在退役军人事务部协调下,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吴惠芳、丁国年、陈堃源共捐赠21万元,才让他勉强发了工资、过了个好年;2021年5月,在山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协调下,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宋晓文捐赠20万元,帮他还清全部外债。

  截至2021年6月6日,后脑村脱贫攻坚三场战斗已经全部结束,工程开支714427.66元,捐款捐工715252.16元,总共节余824.5元。3年多来,牛何松没有向当地政府领过一分钱工资,没有向家里交过一分钱,还把自己的劳动工资和荣誉奖金55062.5元全部捐赠。

  现在路通了、债清了,牛何松却因劳累过度患上了严重的腰椎疾病,正准备返回榆次那个小家安心养伤。对于后脑村的前途和未来,伤痕累累的牛何松依然自信满满,临别之际,他告诉记者:“这两条路就像我的两个孩子,我一定要看着他俩茁壮成长,为后脑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让后脑村的老百姓都能够和全国人民一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面对生与死,他敢用生命去换幸福

  一穷二白,到慢慢起步,再到发展壮大,在牛何松的带领下,后脑村克服了重重难关,如期实现了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但是,开山修路期间发生的一幕幕生死考验,却令人毛骨悚然。3年多来,牛何松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都没有被吓倒。因为,他知道,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只要心中有信念,后脑村就会明天。

  2018年9月7日,牛何松和乡亲们正在山坡上平整路面,突然一块巨石从山上滚了下来,乡亲们大声呼喊:“下面的人赶紧躲开,石头滚下去了?!比欢?,正在劳动的牛何松并没有听到呼喊,还在低头修路。生死关头,邻居吕改英闻声望去,石头越滚越欢。她急中生智,用手一拉,巨石从牛何松身边擦肩而过,让逃过一难。

  还是老天爷不想让我死。只要死不了,我就接着干怕什么,怕死不当共产党。牛何松慢慢地站起来,轻轻地擦了擦摔倒时磕破的手背,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继续投入战斗。

  2021年4月6日,牛何松和三个乡亲乘坐三轮车上山修路途中,车辆突然失控,开始向后倒,并且越倒速度越快?!叭绻辖籼担星夷芑钜幻?,但是跳不利索,结果非死必残,可是如果不跳,我们只能等死。”生死瞬间,牛何松满脑子一片空白,下意识地蹲下身子,用双手紧紧握着车帮,把自己的生死完全交给了老天爷去定夺。此时此刻,失控的三轮车以飞一样的速度倒着坠入2米多高的山沟里,“嘭”的一声巨响,三轮车侧翻后重重地撞击到石头上,呈竖立状态垂直地夹在巨石中间。几分钟后,四个人慢慢地清醒了过来。牛何松向左一扭头,左脸碰到一块大石头,再往右一扭头,右脸又碰到一块大石头,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脑袋刚好夹在两块石头中间。清醒后的牛何松感到头部疼痛,透过缝隙伸手去摸,看到手上都是鲜血。听到剧烈的碰撞声后,乡亲们闻声跑了过来??吹剿且桓龈雎移甙嗽闼ぴ谑范牙?,赶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是谁又不怕死啊,只是没有亲自经历过而已。这次与死亡零距离的接触,让牛何松彻底害怕了。躺在病床上的那八天时间,是牛何松这辈子最痛苦、最艰难、最害怕的日子。翻身吧,腰疼得厉害;睡觉吧,恶梦连连;再修吧,又怕出事。

  “这条路到底还修不修?”面对来探望的乡亲们的善意提问,牛何松反复思考着、琢磨着、煎熬着??吹较缜酌且桓龈銎谂蔚难凵瘢:嗡赏炊ㄋ纪矗骸靶?,必须修,就是死,也要把路修通?!?/font>

  于是,2021年4月14日,牛何松拖着伤痛的身体,再次扛上“立下愚公移山志,脱贫攻坚奔小康”14个醒目大字的红旗,向脱贫攻坚发起了总攻。一直战斗到6月6日,后脑村脱贫攻坚的三场战斗全部、圆满、安全、顺利结束。

  在后脑村的新时代愚公精神展览馆,历次战斗主题、战斗时间、战斗成果历历在目。第一场战斗:辟开太行山、修通旅游路,2018年9月3日至2019年5月4日,开辟了一条470米长的新时代愚公路;第二场战斗:变废为宝、开发旅游,2019年6月30日至2019年9月8日,变垃圾堆为游泳池,变猪圈牛圈为新时代愚公精神展览馆;第三场战斗:把景观连点成片、让百姓旅游致富,2020年2月22日至2021年6月6日,开辟了一条3000米长的何松路。

  3年多来,牛何松带领乡亲们在太行山深处开凿出“新时代愚公路”“何松路”两条旅游步道,把后脑村亟待开发的青龙洞、马总兵寨、龙王庙等多处旅游观连接了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路网,建成了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生态绿道,吸引着全国游客前来后脑村赏景漫步,体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农村田园生活,让后脑真正地拔掉了穷根,让老百姓真正地脱了贫、致了富、奔上了小康道路。

  两条山路,3500多米长,上千级石头台阶,10万多块石头,这不是一串简单的数字罗列,而是牛何松用了3年多时间,带领乡亲们愚公移山,向着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战斗成果。3年,长也不算长,短也不算短;10万多块石头,多也不算多,少也不算少。但这里面饱含着一名退役军人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多么崇高的思想和品质。

  以前,没有一个农家乐、没有一家小卖部,适龄青年娶不上媳妇光棍多、村里的女人嫁出去不想回,卖点日用品徒步走上五六里、遇到叫卖车从地里赶回来买点油条改善一下生活……

  现在,后脑村的年轻人陆陆续续返回老家,农家乐如雨后春笋发展壮大,德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愚公精神展览馆免费对外开放,山楂、核桃、柿子等土特产开始批量销售……看到乡亲们家家户户灯笼高挂,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牛何松的心里比蜜还甜。

  “当一个人不为名、不为利、从不为自己的时候,他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做些实事?!?/span>是啊,脱贫攻坚就需要这样的“傻劲儿”。因为“傻”,牛何松才敢想别人所不敢想;因为“傻”,牛何松才敢做别人所不敢做;因为“傻”,牛何松才能办成村里几代人想办却办不成的事。

山西省长治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E-mail:wmcz8@163.com 电话:0355-2112488